在2025年的初夏,DeepSeek的数据揭示了新能源SUV市场的风云变幻。1月至5月,国内售价在25至35万元区间的纯电、插混及增程式新能源SUV,其累计销量高达40至45万辆,几乎占据了该细分市场总量的三分之一。这一价位区间无疑是新能源SUV的决战之地,吸引了众多中高端家庭用户和科技爱好者。

在这样的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小米的雷军昨晚发布的YU7车型,却在短短1小时内,就夺得了28.9万台的大定订单,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过去半年整个市场的销量总和。令人惊讶的是,这款均价近30万元的车型,其销量甚至超过了同场发布的几千元手机和手环。

这不仅仅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奇迹,更是历史性的突破,注定将在行业发展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雷军曾公布,小米汽车今年的销量目标提升至约35万辆,而前三个月的交付量已经达到了7.59万辆。YU7的上市计划贡献10万+的销量,但与28.9万的订单量相比,目标几乎唾手可得。然而,雷军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产能。
目前,小米汽车已投产一期工厂,专注于SU7系列车型,年产能约15万辆。为满足用户需求,工厂已实行双班倒机制,日均产量高达700+辆。二期工厂于6月中旬竣工,引入模块化生产线,专门负责YU7车型,年产能再增15万辆,首批YU7预计在7月底至8月初交付。

今年,小米汽车计划交付“SU7+YU7”两款车型,总销量几何,令人期待。
在昨晚的发布会上,雷军多次提及特斯拉Model Y作为直接竞争对手。他甚至展示了特斯拉年初发布的“尽管对比”挑战书,并表示:“他们很强,我们也要有敢于挑战的精神”。

在定价方面,小米YU7与Model Y焕新版对标,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比后者后轮驱动首发版便宜1万元;Pro版搭载双电机四驱和闭式双腔空悬,定价27.99万元,比后者长续航全轮驱动首发版便宜超2万元;Max版则定价32.99万元,正好卡在免购置税边缘。

雷军进一步强调,小米YU7的产品力远超Model Y。
YU7全系标配超大电池包,起步96.3度,CLTC续航835km,支持3.5C高倍率超充;全系标配800V整车高压架构;全系标配天际屏全景显示、后排135°电动座椅;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搭配英伟达Thor-U智驾芯片,算力700TOPS,支持端到端辅助驾驶;全系标配连续阻尼可变减震器等。此外,首发权益还免费赠送前排双零重力座椅、Nappa真皮、电动前机盖、终身高阶辅助驾驶等。

在尺寸空间上,YU7长4999mm宽1996mm高1608mm,轴距3000mm,前后排乘坐及储物空间全面超越特斯拉。外观提供9款不同配色,内饰提供灰、橙、蓝、紫等4款经典配色。座舱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8移动芯片,支持5音区超级小爱语音唤醒,升级UWB近场控车、桌面萌宠、全车共有9处磁吸点位等。

今年1-5月份,中国市场特斯拉Model Y累计销量约12.66万辆,其中3月份创造约4.8万辆最大峰值记录;5月份因5年免息和保险补贴政策刺激,以2.47万辆重回国内SUV销量榜首,但同比下滑趋势明显。
小米YU7的上市,或许将在下半年直接影响到特斯拉焕新版Model Y的销量表现。业界猜测特斯拉可能推出新的“大招”来应对,或加大购车权益,或发力FSD中国本土化。
在小米YU7的三大版本中,标准版、Pro版和Max版,哪个更值得购买?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定购标准版的用户最多,其次是Pro版,然后才是Max版。一方面,这次核心硬件全系标配,标准版的产品力同样强大;另一方面,或许也因为Max版价格较高。
然而,在我看来,如果资金充足,Max版无疑是首选。它独占了众多豪华配置。
首先,Max版是唯一搭载101.7度三元锂电池包的车型,充电倍率从标准版和Pro版的3.5C提高到了5.2C,充电速度更快;其次,Max版座舱的豪华感和舒适性配置更丰富。独有方向盘电动调节+记忆功能、超静谧座舱、智能调光天幕、麂皮绒顶棚、前排迎宾灯、电吸门、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等;最后,Max版主打极致性能,包括更高功率的高性能双电驱四驱,零百加速比Pro版快了整整1秒多,最高车速252km/h,以及升级布雷博四活塞固定卡钳等。
综合来看,Max版是一台堆料全面,不留任何遗憾的“大满贯”车型,非常适合追求极致体验的消费者。Pro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有双腔空气悬架又有双电机四驱,同价比性价比较高,但是没有电吸门和织物顶棚等,稍微影响了一些用车豪华体验。
那么,你认为小米YU7哪个版本最值得购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