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笔记本处理器迷雾:一文辨析主流品牌

2025-06-10 11:21:52 来源: 大科技网 点击数:

【前沿科技解析】踏入CES 2025的浩瀚舞台,英特尔、AMD与高通三大巨头携手发布了新一代处理器,各自的产品线布局愈发丰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移动端处理器型号,尤其是英特尔和AMD的产品线,消费者难免眼花缭乱。为此,本文将深入剖析三家厂商的移动端处理器(消费级),涵盖命名规则、系列划分以及产品定位等,聚焦于新一代型号,不做详尽对比,仅作科普分享,以期为您带来些许启示。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英特尔:引领酷睿Ultra新纪元

随着CES 2025上酷睿Ultra 200H/HX系列新品亮相,英特尔移动端处理器全面步入酷睿Ultra时代。目前,酷睿Ultra 200系列包括酷睿Ultra 200V、酷睿Ultra 200H、酷睿Ultra 200HX以及酷睿Ultra 200U系列,分别针对不同类型和定位的笔记本电脑产品。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笔记本处理器

命名规则揭秘:酷睿Ultra系列取代了此前的酷睿iX。以酷睿Ultra 9 185H为例,酷睿Ultra为全新系列名称;“9”代表产品级别,数字越大定位越高;“185”为型号,第一位数代表代数,“1”即第一代,“85”为具体SKU,数字越大级别越高,性能越强;字母后缀代表系列定位,“H”为标压版本,性能强劲,续航出色,主要面向高性能轻薄本或主流游戏本。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其他后缀字母含义:HX为最高性能,面向旗舰游戏本或创作本、工作站等;V为去年新增后缀,具备高AI算力和长续航优势,面向全能轻薄本;U为低功耗设计,面向极致轻薄本等。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酷睿Ultra 200V系列:基于Lunar Lake架构打造,共有9个型号,均为4颗性能核+4颗能效核组合,砍掉超线程,8核心8线程,集成至多8个Xe 2架构核心显卡,最高提供67 TOPS的AI算力,还有全新的NPU 4,最高算力可达48 TOPS,加上CPU,总算力最高可达120 TOPS。该系列显著特点为低功耗、高能效、核显强以及高算力,是目前AI PC上最适合的处理器。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酷睿Ultra 200H系列:基于Arrow Lake-H架构打造,共有5个型号,Ultra 9和Ultra 7为6颗性能核+8颗能效核+2颗低功耗能效核组合,共16核16线程,CPU频率和核显频率有较小差距,其他参数基本一致。Ultra 5型号为4+8+2组合,14核14线程,图形性能上会有一定差别,但应对多数网游和部分大型单机游戏都足够。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酷睿Ultra 200HX系列:基于Arrow Lake-HX架构打造,即桌面酷睿Ultra 200S的移动封装版本,共有6个型号,Ultra 9为8性能核+16能效核,24核24线程;Ultra 7为8+12,20核20线程;Ultra 5为6+8,14核14线程,均支持超频,主要面向配备独显的高端游戏本或工作站,突出性能强。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酷睿Ultra 200U系列:与前三个系列相比,该系列基于前一代酷睿Ultra 100U的“马甲”,采用之前的Meteor Lake架构,核心频率有所提升。共有4款型号,均为2性能核+8能效核+2低功耗能效核组合,12核14线程,集成4个Xe核心显卡,总AI算力只有24 TOPS,优势在于功耗低,日常办公没问题,但性能和AI算力方面略逊一筹。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AMD:锐龙AI系列全面开花

与英特尔类似,CES 2025上AMD也发布了众多处理器,覆盖从超轻薄本到高端游戏本等多种类型和定位的笔记本电脑。目前锐龙AI 300系列、锐龙AI Max系列、锐龙9000HX系列以及锐龙200系列。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命名规则揭秘:锐龙AI为品牌名,“9 HX”为产品定位,目前有5、7、9,数字越大,级别越高,HX表示高性能版本;“370”为产品型号,“3”代表第3代,70为具体SKU,数值越大,级别越高,性能越强;锐龙AI Max系列,“Max”为产品定位,后面的数字越大越好。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锐龙AI 300系列:基于全新的Zen 5架构,共有5款型号,CPU最高为12核24线程,内置至高16个计算单元的RDNA 3.5架构核显,还有全新的XDNA 2架构NPU,至高算力可达55 TOPS,整体算力至高为85 TOPS,功耗延展性不错,从15-54W,主流轻薄本和高性能轻薄本或全能本都可能搭载该系列处理器。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锐龙AI Max系列:采用Zen 5架构,目前(消费级)有3款型号,至高为16核32线程,三级缓存大幅提升,至高可达64MB,集成至高40个计算单元的RDNA 3.5架构显卡,显存位宽可达256GB/s,具有强大的图形性能,可媲美中端级别独显,同时还配置XDNA 2架构NPU,提供50 TOPS算力,总算力至高可达126 TOPS。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锐龙9000HX系列:延续之前的命名方式,并非面向AI PC的处理器,主要针对配备高端独显的高端游戏本所打造,基于全新的Zen 5架构,目前提供了三种型号,最顶级的锐龙9 9955HX3D还应用了3D V-Cache缓存技术,总共144MB缓存(16MB二级缓存+64MB三级缓存+64MB 3D V-Cache缓存)。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锐龙200系列:其本质上是锐龙8000系列的“马甲”,频率上有小幅变化,基于Zen 4架构打造,最高为8核16线程,集成至多12个单元的RDNA 3架构核显,还有XDNA架构NPU(部分型号没有),算力可达16 TOPS,总算力最高为39 TOPS,具体参数可参考下表。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高通:骁龙X系列挑战新领域

相比英特尔和AMD,高通在PC领域尚属“新手”,可选的处理器较少,算上年初CES 2025上刚刚发布的骁龙X,总共有三大系列,均采用Arm架构,与X86架构有所不同,但相关产品都在AI PC这一大赛道竞争。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骁龙X Elite:包含4个不同的版本,都是12颗核心,虽然都叫一个名字,但规格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可以参考下表,主要是CPU最高频率和单双核加速频率上的差别,CPU和GPU性能上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核心数量都是一致的,所以不会差很多,面向的都是高端产品。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骁龙X Plus:同样是4个版本,包括两款10核心的和两款8核心的,具体可以参考下表,面向主流级别的产品。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骁龙X:目前只有1个版本,和X Plus(X1P-42-10)一样是8核心,GPU算力也一样,差别在于它并不支持单核加速,所以CPU性能上会略低于前者,面向入门级别的产品。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目前,市面上搭载骁龙X系列的PC产品相对较少,市场占有率比较低,在今年CES上,高通曾表示目前已有超过60款PC设计量产或在开发中,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100款,可见高通非常想在AI PC时代搏一搏。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当然,对于高通来说,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并不容易,骁龙X系列的优势在于出色的能耗比(续航)和AI算力,但英特尔和AMD在新一代产品中同样强化了这两点,骁龙X系列在这两块拉不开差距。并且其本身还存在一个明显的劣势,那就是ARM架构的软件生态,尽管目前Windows on ARM已经有了不少的原生应用,并且很多应用能通过转译运行,软件兼容性较之前有着很大的进步,满足日常办公基本是OK的,但依然有不少生产力应用和游戏无法实现运行,能转译运行的还会存在性能损失,所以在软件兼容和覆盖率这款依然有一段路要走。

型号眼花缭乱? 一文带你认清三大厂商移动端处理器

写在最后

英特尔和AMD两家在移动端处理器这款都进行了非常完整的布局,涵盖了AI PC、常规轻薄本、主流游戏本、高端游戏本等各种定位和类型的产品,人眼花缭乱的型号我这里为大家一一进行了讲解和介绍,今年两家的竞争势必会非常激烈。高通这边的产品矩阵则比较简单,都是面向轻薄型AI PC产品的,不过目前市场渗透率还比较低,希望今年能够继续加油吧。

关键字:AMD英特尔高通酷睿锐龙骁龙AIAIPC

责任编辑:Beans
Copyright ©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科技日记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