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全球手机品牌在影像功能和技术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他们从影像硬件参数、计算摄影、影调风格等多个维度,展现了各自对移动影像趋势和用户需求的独特见解。尽管如此,它们在一点上达成共识:即高度重视创作场景。以苹果、华为、vivo等为例,这些品牌在产品发布会、新春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发布新春短片及其制作幕后视频等形式,大力宣传其手机的影像功能。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用vivo直播神器看春晚后台》
在行业内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旗舰手机所搭载的影像硬件逐渐接近形态限制下的物理极限(例如一英寸传感器、2亿像素等)。这使得影像能力的差异化不再明显,导致用户对手机影像画质敏感度逐渐降低,转而追求创作自由度和场景适应性。
需求分化:一台手机如何满足两种极端场景?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手机影像多年发展在用户端产生的两个重要影响。一方面,手机领域的影像“内卷”降低了高品质影像创作的门槛,借助手机这一大众化的载体,激发了更多普通用户的创作与分享欲望。另一方面,手机影像凭借其强大的能力逐渐渗透至专业创作领域,不仅满足手机厂商的短片宣传需求,还需要在更多场景下与专业用户的工业化解决方案相匹配。
一边是“随手拍”的大众场景,另一边是依赖大量专业操作者与外设的严肃创作场景。在这两者之间,还诞生了短视频、微短剧拍摄以及个人直播等多种新场景。可以说,场景主导了用户对影像设备的需求。在传统形态下,手机必然需要借助配件实现类似相机的外接扩展功能,才能在多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中游刃有余,充分发挥其影像能力。
图片来源:vivo贺岁片《春节档》
我们注意到,在手机品牌的影像发布会、新春短片花絮等内容中,常常出现专业的影像团队和大量的配件外设,如支撑、稳定、照明、散热、存储等。可以说,这些配件只是将拍摄主机从专业电影机换成了新一代升级影像能力的手机。
换个角度看,或许配件才是定义和塑造影像场景的主角。苹果、华为、vivo的新春短片花絮中,将手机与专业影像外设联系起来的纽带是SmallRig斯莫格推出的通用手机扩展框产品。借助其表面的多样接口,手机不仅能搭配手柄实现灵活丝滑的多角度运镜,还可连接扩展多种专业影像配件,化身专业摄像机带来电影级质感。
图片来源:华为新春影片《圆圆的饺子》幕后特辑
生态构建:市场数据与品牌博弈
以手机为首,移动影像技术与高性能设备普及度的提升,让更多生活场景逐渐与创作相关联,进一步推动了运动相机、无人机等智能影像设备以及适配多种影像设备的配件市场增长。
在智能影像市场方面,据沙利文研究统计,2022年智能影像设备行业规模持续增长至307.5亿元,预计2026年达500亿元以上,年出货量突破6000万台。而影像配件市场在保有传统相机时代品类存量的基础上,近几年借力手机等智能影像市场的发展,再次迎来强劲增势,预计在2025年成为千亿级市场。
我们可以发现,行业统计的口径焦点集中在设备本身,而在创作场景与硬件生态进一步关联的演变过程中,一名用户可能拥有多台设备,一台设备也可能根据其对应的多种场景,产生对于不同配件、生态组合的关联。如果能使行业更多转向用户视角,可能更加有助于挖掘潜在需求,增强市场预期。
图片来源:小米15Ultra专业影像套装产品详情页
手机与智能影像品牌作为新入局的“主机厂”,无疑看到了配件市场的发展潜力,并开始通过自建专属配件生态的方式绑定用户。从早期的苹果磁吸生态,到vivo、小米推出的影像旗舰手机专属摄影手柄套装,再到近期首次亮相的磁吸式外接无线镜头等,第一方主机厂似乎正摸索着此前各相机品牌构建镜头卡口生态的发展路径。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封闭生态对第一方而言固然有其优势,例如增强品牌认同、扎根用户心智,并为用户提供针对性体验优化等。但正如相机品牌在拥有自身独特的镜头卡口同时,也会采用通用的底部螺纹接口、顶部热靴、标准尺寸存储卡,开放生态所具有的兼容并包、灵活组合特点,可能更适合当下正朝着场景定义者方向发展的影像配件产品。
生态协同:从“单向适配”到“双向定义”
对影像配件企业而言,以手机为载体,移动影像技术进步带来的创作平权正是发展良机。能否通过广泛创新、快速迭代,向专业场景与更广泛的消费场景双向渗透,决定了影像配件能否从主机身边的“配角”,升维成定义场景的“主角”。
影像配件行业的赛道有诸多新老玩家,如优篮子、铁头、斯莫格等。其中创立于2010年的乐其创新,旗下品牌SmallRig斯莫格从相机支撑类产品起步,建立起涵盖相机支撑与稳定、智能手机支撑与稳定、灯光与控制系统、影像电源四大产品线和一站式直播间解决方案。通过独有的全球用户共创模式和小批量、多品类、多频次和半定制的“快制造”敏捷供应链,携手全球影像产业伙伴,以生态+主机同步发售的模式助力场景落地。
图片来源:SmallRig斯莫格相机兔笼产品详情页
乐其与SmallRig斯莫格成为影像配件行业中场景型企业的代表,其价值体现在高度的场景定义与生态协同能力。面向个人消费者,它能够通过成套系的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场景化需求,轻松搭建个人或小微型商业影像创作环境,如街拍、旅拍、VLOG、直播等。
而面向它的合作伙伴,例如作为新“主机厂”的手机品牌,则可以通过不断迭代的配件生态,帮助手机产品快速覆盖专业场景,充分发挥影像能力。同时斯莫格能够借助手机品牌流量触达海量用户,并获取使用数据与优化建议,从而影响下一代产品定义。
超越了你出产品、我出配件的“单向适配”模式,影像配件品牌与主机厂联合进行生态协同的新路径,将会成为影像创作大众化时代的新特点。用户会发现在同质化的手机、相机等拍摄设备之外,配件与生态将会是提供更高效率、创造更多玩法,对场景进行定义的核心要素。
总结
影像配件从主机身边的配角到塑造场景的主角,这两个时代的变化过程伴随着影像场景生态的崛起。其根本原因在于高素质影像硬件“下放”至手机带来创作平权,以及手机向更专业创作领域的渗透。正如前文所说,在这个视频需求爆发的转折时代,行业有必要转向用户视角,更充分挖掘潜在的场景与需求,实际市场规模或是此前预估的倍数级。
生产核心设备的主机厂,与构建生态、定义场景的配件企业对于时代的变化各有其视点,也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做好准备进行应对。手机品牌等主机厂目前来看普遍选择自建一部分配件生态,但为借力外在的配件生态,渗透专业创作场景留出了充足空间。
从影像配件企业的角度,构建更加模块化、高兼容性的配件生态与场景化解决方案将会是顺应时代的选择。跨过单向适配、查漏补缺的“配角”阶段,而是作为“主角”以生态定义场景,以多元的解决方案激发大众影像创作需求。
图片来源:SmallRig斯莫格iPhone 16 Pro Max双手持视频套件产品详情页
关键字:智能设备影像配件乐其斯莫格SmallRig生态市场行业主机运动相机手机数码相机电影机场景功能扩展用户创作大众需求定义解决方案原创新闻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