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则爆炸性新闻从《纽约时报》传出,芝加哥一位米其林星级大厨格兰特・阿查茨(Grant Achatz)正策划一场前所未有的餐饮革命。他打算在其餐厅“Next”中推出一份由人工智能ChatGPT精心设计的全新菜单,而这家餐厅因每隔数月便刷新菜单和用餐体验而备受瞩目。
据悉,阿查茨正借助ChatGPT打造一场九道菜的品鉴盛宴,每道菜都由一位虚构的人工智能“大厨”精心设计。他向这些虚拟的“大厨”们赋予了丰富的背景故事,比如一位名叫吉尔(Jill)的33岁威斯康星女性,她曾师从三位传奇名厨,其中一位甚至是一位世纪前的传奇人物。阿查茨将这些虚拟人设的详细信息输入ChatGPT,要求其创作出符合这些“大师”风格的菜品。他计划将ChatGPT的建议与其他八位厨师的意见相结合,以进一步完善这些菜品。
然而,《纽约时报》的报道指出,尽管ChatGPT功能强大,但接受采访的厨师们都不会“全盘接受”其设计的食谱。在实际操作中,ChatGPT更多被视为灵感的源泉,而非权威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ChatGPT功能卓越,但它有时也会编造信息。此前,白宫的健康报告中就出现过引用虚假信息的情况,律师界也有多起类似案例。
对于阿查茨的这次尝试,有人认为这只是一个短暂的噱头。虽然对于厨师来说,使用ChatGPT开发菜品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将其应用于国家卫生官员撰写可能影响重大政策决策的报告,后果将不堪设想。正如其他厨师所指出的,阿查茨及其团队肯定会仔细检查、修改或编辑ChatGPT提出的食谱,以确保这些菜品能够满足米其林星级餐厅的高标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关键字:人工智能